“那个鬼,该你了!”
网上一则爆火的视频,一名学车的女学员,从报名到考试,到拿到驾照,教练都没见过她长啥样,教练只能叫她“鬼”。
广大网友“笑死”在评论区,纷纷开始求同款防晒衣。
“防晒大于天”的中国女孩,在这件事上,是一年更比一年强。
前几年只是满街太阳伞,后来人手一支的防晒霜,再到如今全副武装的“硬核防晒”。
防晒似乎成了夏日必修课程,没有点防晒装备,怎么好意思出门?
有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防晒用品:
8件防晒衣、13顶防晒帽、16个防晒面罩、4双防晒手套、4个太阳伞。
她的防晒装备有不同的样式,可以应对室内户外、露营旅游等各种场合,主打一个面面俱到,不留余地。
根据情况,她还会每年更新自己的装备库,舍弃去年防晒实力欠佳的产品,重新购入新的防晒佳品。
养儿不防老,防晒才能防老。
过去,女性是防晒产品的主要受众群体,而现在男性的防晒意识也开始觉醒。
电商平台上,多家男款防晒衣的销售量都在一万以上。
随之而来的是,防晒衣的价格涨成了“凡人不配”的样子,波司登一件防晒衣上千元,价格比他家的羽绒服还贵。
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何商家敢把防晒衣卖出“天价”?陷入“防晒焦虑”的我们真的需要如此高强度的防晒吗?
你有防晒焦虑吗?
“想变白先防晒,想扛老先防晒!”
打着防晒口号的年轻人们,开始层层叠加各种“防晒BUFF”。
网友
食欲姐姐Liki是个老防晒人,在防晒上耗费多年心血,防晒设备一应俱全,防晒方式层出不穷。她开车就带脸基尼,见朋友会带防晒口罩+防晒帽,夏天还会换成护颈口罩。
经过多年努力,她的皮肤也由黄黑变成黄白,防晒对她来说很重要。
食欲姐姐Liki并不是特例。网友
陈毛毛啊,高中的时候,因为不注意防晒在颧骨晒出两块斑,从此便对防晒上瘾,到了夏天在户外必定捂得严严实实。最近学车的她,更是准备齐全,防晒帽、冰袖、手套、墨镜,都是物理防晒的必备。除此之外,照顾不到的嘴角、眼角的地方,她便涂抹防晒霜,并要求自己几小时补涂一次。
网友
秦崽崽的白月光和闺蜜一起去漂流,因为没有做好防晒措施,等回来时腿和胳膊都晒黑了。反观闺蜜又是喷防晒,又是带墨镜、帽子,一点不像刚参加完户外运动。
大学生小潘,早年为了装她的遮阳伞、防晒喷雾和墨镜,还专门买了个巨大的包。每次逛街不像逛街,像去旅行。
她说:“如果哪天忘了穿防晒衣,就跟没穿衣服一样难受。”
今年,她也“种草”了硬核防晒理念,准备从头到脚更新防晒装备,防晒口罩、防晒衣裤等必不可少。在她看来,晒黑容易,变白很难。
从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我们也能看出大家对“防晒”话题的热衷。
在某书中有万+条笔记有关防晒,“室内外防晒”“旅游防晒”“军训防晒”等关键词,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可能晒黑,都需要防晒。
微博上,关于“防晒”的热搜也层出不穷。
中国人对防晒的迫切心态,在防晒市场中同样存在端倪。
今年5月,防晒衣零售超过万件,创造了超6亿元的零售额,比去年增长.18%。
随后的大促,天猫商城户外服饰品类中,防晒衣卖得最好。
此外据相关部门预测,3年后,我国防晒市场能有亿元的规模。
待开发的蓝海市场,也引来众多商家,优衣库、李宁、安踏,当然也包括“千元防晒衣”波司登。
防晒市场肉多,狼更多,激烈的竞争由此展开。
补水?防蚊?防晒衣有多“内卷”?
年轻人不断增强的“防晒焦虑”,让品牌方嗅到其中暗藏的商机。
商家为了提高防晒衣的“溢价”空间,费尽各种心机鼓吹“黑科技”。
某防晒品牌有一款冰袖,据说运用了科技弹性面料,能够分段给手臂加压,达到给手臂塑型显瘦的效果。
虽然看起来和普通冰袖没有区别,但价格却高出几十倍。
某防晒龙头品牌推出了一款“凉皮”防晒衣,据说,可以改变皮肤表面的“微气候”,穿起来更凉快。
还有商家拿出了一款据说UPF+的防晒衣,声称能阻挡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就是说防晒技能满分,想变黑都难。
那UPF是什么?它是指紫外线防护系数,与此同时,还会提到UVA,是指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就是说,一件防晒衣的UPF值越高且UVA值越低,防晒功能越好。
当然,国家对UPF和UVA是有标准规定的,只有当防晒品的UPF值>4且UVA<5%时,才是合格的防晒品,少一项都不行。
随后某知名品牌推出了一款更厉害的全部波段强防晒产品:黑胶pro。
“黑胶”是防晒产品的常用材料,“黑胶pro”将4层黑胶层合在一起,每一层都会吸收不同的光源,真正做到了自然光源、人工光源全吸收。
商家在“黑科技”上变得越来越“内卷”,也让防晒衣越来越夸张。
玻尿酸多用于美容,可有商家将它与防晒结合,推出“玻尿酸”防晒衣。
他们宣称往防晒衣内注入了MG/kg的玻尿酸,穿上以后布料接触皮肤,会使皮肤的含水量比穿之前,提高36%,为肌肤提供敷面膜的质感。
防蚊防晒衣,你听过吗?
某商家扬言,自家的衣服面料融入了防蚊科技,能够增加驱蚊因子,穿上它,就好像给身体撑起了隐性蚊帐,蚊虫趋避率达到45.5%。
有网友调侃:“买一套养蜂人的装备,不香吗,百分百驱蚊。”
如此高科技的防晒衣,价格自然不会便宜,少则几百,动辄上千。
除此之外,添加了木糖醇的防晒衣也是新品类,据说是采用了木糖醇冰爽面料,一上身,体温立刻降低5℃。
“黑科技”的层层加码,让防晒用品的价格水涨船高。
以某品牌为例,一件薄如蝉翼的防晒衣元到元不等,简单的防晒帽随随便便元起,冰袖、脸基尼、墨镜都接近百元。
如果买全套装备,至少需要千元。对此,网友纷纷提出疑问:“黑科技”是否是智商税?
“黑科技”为假,噱头才是真
网友
独自黑暗的阴暗面因为看到网络上某品牌很火,就买了他家一款主打透气、凉快的防晒衣。当时在店里试穿时,受室内温度影响,穿上并没有感觉到热。觉得还不错。后来她回到家再穿时就明显感到了热,穿着它出去,后背立刻出了一层汗。
后来问买了同款的朋友,才知道朋友的感受也是一样。
她这才意识到所谓的“黑科技”不过都是哄人的噱头。
所谓的凉爽,面料就是锦纶加氨纶,然后加一些添加剂,再炒作一些高大上的概念,摇身一变,赚走了大把中国女人的钱。
除此之外,商家过度夸大UPF值,不懂的顾客会误认为UPF值越高,科技含量越高,价格高一些,似乎也合理。
但其实UPF50+就能防止98%的紫外线,剩下2%的紫外线,对人体并没有多少影响。
有很多网友在网上分享过“黑科技”的坑,而且很多“黑科技”本身听起来就不可信。
可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对“黑科技”防晒衣趋之若鹜。
防晒服品类里的某头部企业,年上半年的销售额约6.6亿元人民币,相比22年同比增速6%。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品牌方营销手段的“高明”。
QuestMobile发布的《年夏日经济之防晒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年4月,小红书平台参与防晒产品营销投放的品牌多达个。
“防晒比美白更重要”“女明星的硬核防晒”“防晒对比”“防晒测评”等标语,抓住用户痛点,不断强调防晒的急迫性,给消费者灌输防晒意识,带火了一批又一批的防晒产品。
同时品牌对头部主播更是重视,比如蕉下曾在一个月内三次和李佳琦合作。
除了对主播,蕉下代言合作的明星代言人也都是重量级,包括迪丽热巴、赵露思和周杰伦。
由此,也给蕉下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从年到年,蕉下总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和24.0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同时,商家深知现代人对颜值的高要求,在防晒衣上也动了很多心思。
首先就是防晒衣的颜色,多以淡色为主,还会给他们赋予清新淡雅的名字,增加卖点,比如:远山灰、冰雾粉、森林绿、冰河银等等,听起来就有透凉之感。
还有些防晒衣会使用“撞色”“印花”“渐变色”等制作工艺;会将防晒衣的下摆留长,做成裙摆的样式;还会做成“蝙蝠衫”“斗篷”“披肩”的形状,深受年轻女孩欢迎。
商家还会利用英文和高级词汇,为他们的“黑科技”命名。
例如:FlowFree透气科技、Movestech凉感防晒技术,AirLoop面料和L.R.C涂层技术;又或者是COOLSHELL凉爽科技、静音蜂巢技术、湿态防晒科技等等。
这些名词,给人一种“虽然我不懂,但应该挺厉害”的感觉,放大了顾客对防晒衣性能的期待。
如此度无死角的宣传,使防晒产品变成了人们的“刚需”,从众、跟风变成大多数人下意识的选择,至于虚假宣传变得不再重要。
我们真的需要“过度防晒”吗?
商家为了销量,绞尽脑汁地过分宣传防晒,给消费者制造防晒焦虑,致使部分年轻人被“洗脑”,把晒黑当洪水猛兽,甚至不惜伤害身体。
网友
虎亦达对防晒相当痴迷,不但购买了全套防晒装备,还会早出晚归地躲太阳;办公室和卧室也都选择阴面,保证了自己在上班期间和睡醒时,见不到一丝阳光。
然而,过度防晒直接损害了她的健康,鼻炎、肠胃都找上了她。
日本也有过一则类似情况的新闻。
一位25岁的女性即将和自己的另一半准备结婚了,迫不及待的她,立马到婚纱店试穿婚纱,期间,一名店员善意地提醒她做好防晒,以让皮肤保持最佳状态。
于是,在防晒方面,这位女性可谓是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出门涂防晒,带袖套;只要有太阳,伞必定不离手;碰到一段路没有树荫,会快速跑到下一段有树荫处躲着;到了夏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也许是美白效果太显著,她便坚持了下来,也如愿有了一个满意的婚礼。
只是婚后一年半后,生完孩子的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异样。
有一次,她正在做家务,弯下腰的时候腰间突然传来电流般的剧痛。
医院才知道,因为长期不晒太阳,再加上母乳喂养,钙流失严重,她的骨头变得和老年人一样脆。
医生告诉她:“你可能骨折了5处。”而且,她的骨头密度只有同龄女性的77%,已经发展成骨质疏松了。
更令她崩溃的是,原本cm的身高,后来只有cm,缩水了7cm。
过度防晒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
博主
妮可蹦蹦在婚检前,查出了甲状腺癌,病因一方面是长期压力大,另一方面是免疫力低下。而她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美白防晒过度。
从大学开始,她的防晒就是全方位的,她的防晒伞比正常的大一倍,就是为了能将自己全部包裹在伞下;但凡漏出来的皮肤,防晒霜就必不可少。
后来她成为美妆博主,防晒意识堪比明星,再加上在家工作,见太阳的机会更少。
多年不晒太阳,让她体内的维生素D降到了个位数,严重低于正常指标的30。她最后悔的就是,因为防晒,毁了自己的健康。
“一白遮百丑”的观念深入人心,“白”成为检验美女的重要标准,许多人受到“白瘦幼”审美的影响,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
由此,产生了病态的防晒心理,体现在行动上就变成了过度防晒,最后得不偿失。
还好,更多的女性开始觉醒,不再把“白”当做唯一的美。
时尚博主
Poppy曾经也是重度防晒爱好者,直到她发现这让她错过很多美景。有一年夏天她在巴黎,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她打算去巴黎圣母院,结果因为需要在太阳下排长队,她放弃了。
她后来说:“其实从排队到进入巴黎圣母院,大概只需15分钟,因为怕晒太阳,我永远地错过了它。”
现在的她,不再怕晒,涂一层防晒霜就敢出门。
俗话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防晒重要吗?答案不言而喻。
可为此舍弃健康的身体和生活的美好,得到见不得光的“美”,是真的美吗?
看到一位网友分享,朋友去西北旅行,她不是一个注重防晒的人,一趟下来晒黑了些。
但看到照片中的她,自然舒适,美丽动人。这一刻她的美不是因为肤色,而是她蓬勃的生命力。
炎炎夏日,为了美适当防晒无可非议,但也要掌握好度。
毕竟阳光下自由的你才最美,而不是从头到脚“封印”在防晒装备下的你。
#秋天生活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