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物语
生活里面你可以逃离一切,但唯独不能逃离烟火气。一旦生活没有了烟火气,感情和婚姻就失去了根基。
1
现下最火的剧,
当是《三十而已》了。
可我不羡慕顾佳的生活,
也不羡慕钟晓芹的生活,
更不羡慕王漫妮的生活,
我只羡慕,
剧中那对早餐摊夫妻的生活。
尽管他们并不富裕,
尽管他们并不浪漫,
丈夫只是一个送快递的,
妻子只是一个卖葱油饼的,
可他俩不作不闹不浮不燥,
“当灯火阑珊时,
归去的路上,
丈夫的心安静,
妻子的脸欢喜,
孩子的手攥着光。”
这才是生活啊!
我的父母过着这样的生活,
我也渐渐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我曾经讨厌过这样的生活,
可现在越来越喜欢这样的生活。
2
前段时间,
看了一个访谈《我,39》。
39岁的高圆圆,
在回忆过世的母亲时,
说了这么一句话:
“妈妈已经走了三年多了。
我以前觉得,
如果有一天我做了母亲,
我应该不会像妈妈那样。
很多年里,
我以为我跟她截然不同。
可最近我发现,
其实我越来越像她了。”
3
跟高圆圆一样,
我曾经也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窝囊,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平庸,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陈旧,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迂腐,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絮絮叨叨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唯唯诺诺,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舍不得吃,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舍不得穿,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劳碌一辈子,
不想活得他们那样操心一辈子,
…………
我曾经不止一次在心里发誓,
绝不要变成父母那样,
我要自私地活,只为我自己而活。
我曾经是那么瞧不上父母的活法,
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
我发现自己活得越来越像父母。
我终于也跟高圆圆一样,
渐渐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4
不止是我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不止是高圆圆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而是大多数“我们”都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不止是说话像,
不止是神态像,
连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像。
网友“面团说”:
“以前我妈给我打电话,
不管是下午三点,
还是晚上十点,
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了吗’。
我一度很难理解,
我是那么不会照顾自己的人吗?
我都成年了好不?
去年我儿子上了大学,
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
每次都会问‘你吃饭了吗’。
现在才知道,
每一句‘你吃饭了吗?’
都是大写的‘我想你了’。”
网友“是灰姑娘鸭”说:
“年轻的时候,
理解不了父母为什么总是催婚,
直到现在我也开始催婚了,
才明白父母当年为什么要催婚。
我很想跟我的女儿说:
‘乖乖,妈妈催婚不是为了面子,
其实别人怎么说我,
我一点都不在乎,
你妈年纪都这么大了,
还在乎这点面子吗?
我之所以催你结婚,
是怕哪天我跟你爸都不在了,
这个世界上就剩你一个人了,
你将多么孤独啊。
我担心的就是那一天,
所以想有一个人陪伴你。’”
网友“老十二”说:
“小时候好多次,
妈妈抱我的时候,
我总闻到她手上有不好闻的味道。
这时妈妈就会辩解说:
“怎么会呢,我刚刚用香皂洗过的。”
长大结婚后,我开始自己做饭。
有一次收拾完厨房后准备睡觉。
一套睡前流程:
洗澡、擦润肤乳、护手霜,
轮到擦脸的时候,
突然闻到手上有种熟悉的怪味。
仔细闻了闻,突然想起来,
是熟悉的妈妈手上的味道。
当时我愣了好几秒。
做完饭的我,
就算洗了澡、擦了护手霜,
还是依然盖不住这种味道。
我以前总怪妈妈不洗手,
其实她是洗了的,
而我却一直不信。
现在我的手上,
终于有了跟妈妈一样的味道。”
年少的时候,
我们最常有的一个想法就是:
不要像父母那样生活。
可却在不知不觉间,
我们就变成了父母生活的样子。
我们年纪越大越成熟,
就越像自己的父母。
5
我以前觉得,
我跟父母的生活终归有些不同,
可现在越来越觉得,
我们看起来不同的生活,
其实跟父母本质上并没任何区别。
每天刷微博刷抖音的我们,
跟当年蹲墙根磕瓜子的父母并没什么区别。
非要给手机戴个壳的我们,
跟当年给遥控器戴个套的父母并没什么区别。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