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相对于慢回弹的记忆枕,高回弹的乳胶枕存在更为普遍的打孔现象。
然而无论在网上还是商场,当你问到为什么打孔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清一色都是“为了透气”,其实乳胶枕芯的打孔设计,目的不全然是这样。
壹
新
下面这两款乳胶枕都具有打孔设计。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孔并不是完全通透的!
其实这些打孔并不是真的打出来的,在模具开发的时候这些孔就被做到了模具之上,发泡好的乳胶枕一出来就带了这一排排的孔。
乳胶材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不是十分需要打孔,这些打孔除了辅助透气之外,其实还兼顾着另一个更重要的使命——溃缩分压。
贰
下面我来具体解释下打孔的设计语言。
先来看张图:
上部的圆球代表头部,下面的椭圆体代表枕头。头部枕上乳胶枕时所有向下的力我们统一为面向枕头的压力,乳胶枕受到压力挤压后形变所产生所有向上的力(恢复的力)我们统一为反弹力。
对我们的颈椎来说,睡觉时枕头对头颈的反弹力越小越好。
乳胶材质在显微镜下呈现固体半开放的细胞结构,与记忆棉半液态开放式流动结构不同。
在受到挤压时,乳胶材质内部细胞不产生位移,减压是通过这一个个微小的细胞结构形变来达成。
细胞形变减压相对于细胞流动减压会产生更强的反弹力,所以如何进一步减低乳胶反弹力就成了枕芯研发的课题。
叁
如同现代汽车防撞设计一样,溃缩型结构设计在撞车的刹那,车头严重变形扭曲,但由变形带来的能量吸收和转移却能够更好的保护在后方驾驶舱内的乘客和司机。
借鉴汽车安全设计的原理,一个看似平常普通的枕芯打孔设计由此应运而生。
打孔枕芯类似于分段式溃缩结构一样,底部对应上部打孔,头部作用于上部的压力所形成的反弹力通过打孔部位的形变溃缩被缓冲一部分,余下的力传导到下部联通区域再通过二次形变缓冲。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乳胶枕也能做到极好的压力释放与反弹力减缓。
总结:乳胶枕上非完全通透的打孔是一个二合一的设计,一方面有辅助透气散热的功能,一方面起到了分段式分压的功能。设计并不完全都看起来高大上,一个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设计背后也可以蕴藏着深奥的道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