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红人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皮肤科医生成为KOL。他们在讲什么?有什么样的挑战?品牌又是怎样与他们合作的?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来源
聚美丽
作者
大布丁
一席白大褂,简单的办公室背景,没有太多的寒暄和开场白,也没有提前备好的词,各种常见的皮肤问题、成因和解决方案都在一条条几十秒的短视频里被轻松流畅地表达完毕。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樊一斌(网名“皮肤科樊一斌博士”)在抖音和快手上的日常状态。年4月,樊一斌发布了第一条关于皮肤护理科普的短视频,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拥有万粉丝的抖音头部皮肤科医生KOL。
如何祛痘、怎样缓解毛周角化症、用什么成分来美白淡斑......樊一斌的选题大多来源于他十几年的皮肤科门诊经验和来自粉丝的高频提问。
樊一斌最受粉丝欢迎的是美白淡斑类的内容。在他发布的多条视频中,点赞量最高(18万)的一条视频,讲的是当下风很大的“早胺晚酸”护肤理念,在整套流程的讲解中穿插了一个含有“氨甲环酸”的小棕瓶,点开视频左下角的小*车就可以跳转到商品页面。有趣的是,在该视频评论区有一条“卖东西的医生真少见”的评论声音,而这条评论后面紧接着的是站出来“解释”的粉丝:“是我们要求樊医生挂链接的”。
记者在聚美丽粉丝群中随机采访了几位95后美妆爱好者,她们表示,比起普通的美妆博主,医生KOL不管是身份的特殊性还是内容的专业度上,都比普通美妆护肤类达人更容易让人产生信赖感。而她们认为樊一斌在一众医生KOL中突出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点:抓住了短视频“短”的特点,没有冗长的开场白,一上来就抓重点讲干货;面对镜头松弛自信,没有“背稿”的感觉;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皮肤好,像李佳琦一样有股神秘的力量让人想“买它”。
你身边的专家:抖音上的皮肤科医生KOL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像樊一斌这样专业的皮肤科医生KOL还有不少。伴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大背景,越来越多的医生正在成为红人/KOL,这也吸引了不少品牌和MCN机构等纷纷入场。
抖音上拥有7万粉丝,柔和、亲切是皮肤科医生孙秋宁的风格和标签。医院医院的皮肤科主任医师,孙秋宁医生的选题内容却非常接地气,在她发布的多条作品中,点赞量最多的一条视频是“教大家如何正确地洗脸”。
仙鹤大叔张文鹤是抖音皮肤科医生KOL中的“顶流”,从年6月在抖音发布第一条视频,共发布了多个作品,喜庆幽默的形象和有起有伏的表达方式,让他获得了2多万的粉丝,和超过1亿的点赞量。
记者通过飞瓜数据(抖音版)平台查询相关播主数量,搜索关键词“皮肤”,共搜索到个结果;搜索关键词“皮肤科”,共搜索到个结果。在分析了抖音上这些粉丝体量超过一百万的头部皮肤科医生KOL的风格定位、选题内容、更新频率等内容后,进行如下汇总。
总体而言,这些抖音上粉丝过百万的医生KOL们,在账号风格定位和内容打造上,普遍有如下特点:
文案和选题:在选题上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尽量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道理讲清楚。
风格和表达:或温婉平和,或简单直接,或正经而不失幽默,或注入情感并引起共鸣,善于利用道具、布景、服装等加强印象,同时通过剪辑、后期打造统一的风格制造记忆点。
更新频率:保持高频且稳定的更新品牌,最好能做到日更。
樊一斌告诉记者:“我没有提词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的时候走在路上,想到什么就记下来”。十几年的门诊看病经验,各种皮肤问题和案例对樊一斌来说如数家珍。
通常是利用午休的时间,他确定好选题后,拿出手机就开始录制。“我会集中在一个时间录制十几条,剪辑好然后每天发布”。每周平均五天门诊,有时候还要加班做毛发移植、皮肤外科手术等工作,在被问到如何平衡医生和博主身份带来的时间分配问题时,樊一斌表示,做短视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并不会给自己增加太多负担。
为什么是短视频?在科普平台的选择上,很多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