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调研中,有3家连锁店的眼霜自然销量位居月销前5。
by_韩俊仪
对化妆品店老板来说,护肤早已是一个难以激起千层浪的品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护肤永远是销售占比最大的类别,且最容易被连带销售,创造高客单。
与此同时,由于市面上可选择的护肤品牌实在太多太饱和,致使护肤类产品常年位居店铺淘汰条码之首。因此,店老板对护肤类的选品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哪些护肤品牌在专营店更受欢迎?谁的自然销量更大?为了探底各个品牌在专营店的真实走量,品观君集中调研了10家连锁店在过去的年12月份销售量排名前5的护肤条码,以期给到经营者一些参考。
此次采集统计样本来自浙江、甘肃、广西、河南、安徽、四川、江西7个省和重庆市的10家连锁店,TOP5销量排名均来自连锁店的后台条码出货数据
从这份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
1、10家连锁店月销TOP5护肤条码的重合度极低。
这也说明,虽然化妆品店的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但每家店“好卖”的产品都不一样。这进一步印证了一个事实:每一家店都可以从选品上给自己做更精准的定位。
2、化妆水和洗面奶这2个使用频率较高、用量较大的小类别,毫无悬念地成为大部分连锁自然销量最高的单品。
3、熬夜群体愈来愈多,眼部产品在终端的走量呈明显增势。
在本次调研中,有3家连锁店的眼霜自然销量位居月销前5。放在三年前,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毕竟眼部产品的单价高,且一瓶眼霜的使用周期也较长。
4、当前化妆品专营店在品类划分和品类管理层面还存在短板,对标准护肤品类的界定不够清晰。
品观君采集数据时发现,有些店老板仍将面膜、唇膏、护手霜、卸妆水等产品归类到护肤大类中。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早前本土化妆品店更多效仿了屈臣氏的做法,将这些产品划为个人护理品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发现,这样的划分既麻烦又容易造成概念混乱,所以干脆把唇膏、护手霜统归为护肤大类。如此就造成,本土CS店在品类划分上依然没有形成较统一的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