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动
缘
起
粘土是小班孩子较为喜爱的区角材料,在区角游戏时,他们用它制作各种自己想象中的物品,但每次游戏结束后粘土总是乱糟糟的,以致大量粘土干了被扔掉导致了浪费。由此产生了“节约用‘土’”的活动。
一
小小管理员
(一)粘土管理员
粘土区乱糟糟,怎么办?
幼:我们来帮忙整理吧。
师:你们都想帮忙,怎么办呢?
幼:安排专门的粘土管理员,按照座位,一天一个轮流。
可是问题来了,第二天孩子们就忘记了粘土管理员的顺序。
经过讨论想到了解决办法:可以拍照、写数字、贴起来。
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注意到了粘土区乱糟糟的现象,并想到安排粘土管理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物现象,引发了幼儿的观察并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二)管理员的职责
安排了粘土管理员后,孩子们似乎并不知道粘土管理员要做些什么。
于是我们组织了一次《小小管理员》活动。
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实践,孩子们知道了粘土管理员的职责:
①把粘土按照照片上的颜色分类放好。
②把没有盖子的粘土盖上。
③空盒空盖收集起来分类放到框里备用。
(三)制作管理员标志
明确了管理员的职责后问题又来了,孩子们逐渐出现遗忘轮流担任粘土管理员的事。
师:怎样才能看出谁是粘土管理员呢?
幼:制作粘土管理员标志。
制作标志的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先了解了标志的含义,再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出现遗忘职责的情况后,孩子们通过观察、寻求帮助等方式,最终筛选得出制作管理员标志的方法,并在了解标志的含义后,自行选择材料进行创作。孩子们在之中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多种材料的支持,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选择自主性。
二
设计节约用“土”标志
(一)生活中的各种标志
制作粘土管理员标志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开始热衷于在幼儿园内寻找各种标志。
周末也找到了各种标志
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标志,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经验,同时标志分享活动也实现了知识经验共享。
(二)节约用“土”标志
一堂关于“节约用水”的活动,让孩子们提出疑问:节约用“土”的标志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搜索,孩子们发现并没有专门的“节约用‘土’”的标志。有了之前制作粘土管理员标志的经验,孩子们打算自己画一个节约用“土”的标志。
但是第一次的成果并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想的那样,不能从画中看出“节约用‘土’”的含义。
第二次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先搜集并观察“节约XX”系列相关标志。
观察后,发现:用“手”表示节约,或是用某一形状将被节约物品包围起来。
再次创作中……
成品展示
最终孩子们投票选出了一幅贴到了粘土区,以此起到提示大家“节约用‘土’”的作用。
从孩子们的第一次制作节约用“土”标志的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节约”的理解不够,由此我们聚焦于“节约”二字,让孩子们先搜集和丰富经验,再进行创作。
三
废“土”再利用
(一)干粘土再利用
一次玥玥在扮演医生的游戏中,将干掉的粘土切成小块当做药丸使用,并将这个经验分享给了小伙伴。
师:干掉的粘土除了可以切成小块假装成药丸,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着游戏,并在之后的游戏中,想到了把干掉的粘土掰成小块当做厨房调料、米饭,或者用干粘土作画。
将干掉的粘土投放到区角中后,孩子们开始拓展思维,将干掉的粘土再次用起来,是一次废旧物品再利用思维的萌芽。
(二)干粘土可以变软吗?
孩子们的猜想:泡水
失败
思考失败原因:
①水太多→少加水
②粘土太大块→掰成小块
③水不能让干粘土变软,要用其它的材料
师:你认为什么材料可以让干粘土变软?
孩子们回家找了一些他们认为可以把干粘土变软的材料。
洗手液
甘油
护手霜
并用找到的材料进行了实验。
发现:四种材料都可以让干粘土变软,但需要时间。
我们的思考:水都跑了,才会干,要用盖子盖住,水跑不了,才不会干。
再次实验:加了四种材料后,用盖子盖住,等待一段时间
等待一段时间后……成功了!
老师的话
在生成性活动探究中,孩子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收获到了很多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我们发现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都需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主,遵循幼儿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发展幼儿的自主性。通过探究活动幼儿在语言表达和合作交往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同时更加乐于实践、敢于猜想、勇于试误。
1
END
1
供稿
李玉星曾茂瑾
编辑
曾茂瑾
编审
陈美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